2023年度校友与校友组织评选获奖名单

年度个人成就奖

通过在安泰的学习,在个人专业领域或个人任主要领导的企业取得重大发展,拥有行业标杆价值和未来发展潜质的校友。

  • 钱颖初

    1998级交大本科校友
    2007级MBA校友
    上海丰调节能创始人、总经理

    深耕绿色建筑、节能减碳行业二十余载,中国首位 LEED AP,主持项目逾 300 个;身兼 BRE 智慧建筑国际工作组专家、城市碳达峰国际合作平台秘书长等多职,主导多项标准编制,为“双碳”国策贡献力量。

  • 李欣梅

    2015级EMBA校友
    梅斯健康创始人、CEO

    长期深耕数字化医疗领域,应用大数据和 AI 技术,提供精准数字化医学传播和数字化临床研究解决方案, 赋能医疗生态, 带领公司于 23 年 4 月在港交所成功上市,为中国数字化医疗事业发展做出贡献

  • 高利擎

    2016级EMBA校友
    苏州朗威电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

    带领公司聚焦智能楼宇布线场景,赋能数据中心机房建设,以品质为基石,以创新为动力,迅速成长为国内数据中心机柜系统领域的龙头企业,并于 23 年 7 月成功上市,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。

  • 王 宇

    浦东新区企业家创新领导力高级研修班(第四期)校友
    上海宇昂水性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

    作为国内首批水溶性高分子研究的开拓者,二十余年奋斗在科研第一线,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,实现进口材料可替代,产品出口量位列“中国第一、世界第三”。

  • 赵百慧

    高管教育中心定制项目“伯杰医疗伯才高训营”校友
    上海伯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

    深耕呼吸道病原体诊断20载,以减少感染患者就诊时间为使命,为诊断医学的发展砥砺前行。荣获“第六届上海市工商业领军人物”、“上海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”。

年度社会责任奖

突出那些关注环保、投身公益、倡导慈善、大力支持教育和社会公益的校友或校友企业。
他们以大爱无疆的热忱、实实在在的善举、践行不懈的力量促进社会前进。

  • 夏晓辉

    1990级本科校友
    上海六禾致谦私募基金管理中心(有限合伙)创始合伙人

    2016年捐赠母校1000万元设立“上海交通大学六禾人文基金”。2023年捐赠100万元支持主动健康战略与发展研究基金,推进慢性病管理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。

  • 朱清磊

    2013级MBA校友
    燕鸟集团合伙人、燕鸟公益基金副理事长

    秉持“金融服务实业、公益回馈社会”的初心,自2020年起,带领燕鸟公益基金在湖北武汉、广西河池、广东汕头、贵州六盘水等地发起助学计划,资助高中生约600位,累计捐款近500万元。

  • 周玉宪

    2011级EMBA校友
    周正集团董事长

    为铁路改革事业倾注大量心血,推动“上海号”中欧班列顺利开行,助力中欧、中俄、中亚三线建立;团结山西在沪企业家组建上海长治商会,并出任会长,多次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、光彩事业促进会、云南、山西等机构和地区捐资捐物。

  • 交大安泰EMBA2013秋
    全体校友

    入学十周年之际,向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第五中学共同捐赠价值54万元的18台智慧黑板,为后发地区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贡献安泰力量,架起一道连接沪滇情谊的靓丽彩虹。

  • 郑丽君

    2016级EMBA校友
    中国CEO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(第34期)校友
    上海硕风文化旅游(集团)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

    创办公益组织上海幸福益站志愿服务中心,每年组织公益活动上千场;助力母校,捐赠500万元支持交大安泰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建设,并支持2024安泰校友新年音乐会。

  • 周春明

    2021级EMBA校友
    苏州中吴绿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

    带领企业于2017年成立“苏州大学点点教育助学基金”,目前已捐赠800万元,总计捐赠金额达1000万元,用于帮助苏州大学经济困难、重疾等全日制本科学生。

年度创新创业奖

突出那些当年在创新创业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校友或校友企业。
他们以革新的精神与技术,开拓进取,取得良好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或具有重要应用前景。

  • 沈承勇

    2009级硕士校友
    上海东岚领先能源(集团)有限公司董事长

    作为国内布局第三代光伏技术钙钛矿全产业链的第一人,创办的仁烁光能获得2022年科技部评选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,在光、储、充、氢和新材料领域先后投资、孵化了众多明星和独角兽企业,其中上海德沪在钙钛矿涂布设备市场占有率超90%。

  • 邵文军

    2010级硕士校友
    上海仕欧炆基因科技有限公司CEO

    联合麻省理工、哈佛研究员、上海交大博导等顶级技术团队共同创立公司,自主研发的多项系统均填补了国内空白,为临床提供最优解决方案。带领公司获得华医资本独家投资的天使轮融资,为后续发展奠基。

  • 庞 深

    2020级MBA校友
    氢澜科技创始人、董事长

    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燃料电池,公司拥有燃料电池技术自主知识产权,成立三年来已完成80套燃料电池系统发动机、50辆氢能车辆交付,实现年销售额过亿。目前已获数轮融资,融资总额超过5000万元。

  • 崔 磊

    2020级EMBA校友
    上海沈德无创时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、执行CEO

    作为执行CEO,带领公司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,打破进口垄断,填补行业空白。今年公司完成 2 亿元的 D 轮融资,投后估值由 A 轮的 1.8 亿增涨至现 D 轮的 20 亿。

  • 司秀芬

    2021级EMBA校友
    苏州艾吉威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

    在领先的智能移动机器人 AGV 技术下,2023 年带领团队开发出艾吉威 AIDT 数字孪生系统,实时监控机器人运行情况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推动力,获得湖北天门产业基金近亿元投资。

  • 王福欣

    高级工商管理课程研修班(2022)校友
    安徽华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

    从投资行业转型投身科技创新实业,致力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。五年坚持,打破国外垄断,取得行业核心技术领先2022 年完成 PreA 轮融资
    2023 年荣登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发布的“海洋独角鲸”榜单。

年度思源智享奖

授予当年为安泰经管学院教学教育、学生职业发展、校友活动、基金捐赠及各方面发展做出显著贡献的校友和支持伙伴。
饮水思源,感谢他们默默无闻的付出和支持,让学院不断成长。

  • 交大安泰工业管理工程专业
    88届12141班

    深度参与学院的全链条育人体系,积极践行“人人都参与、人人都贡献、人人都受益”的班级文化,多次捐赠母校与母院各类基金。交大127周年校庆,向学院捐赠 500 万元支持工程馆基金,以实际行动
    诠释了“饮水思源,爱国荣校”的交大校训。

  • 上海或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

    捐赠100万元,为学院的课程建设、竞赛举办、人才培养、奖学金发放及工程馆修缮维护提供了宝贵的支持;关心母校人才培养,担任学院职业发展导师,为安泰学子提供就业实习机会。

  • 郑鸿飞

    1999级本科校友、2003级硕士校友
    嘉吉投资(中国)有限公司
    嘉吉动物营养北亚区集团总裁

    荣登《财富》中国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榜单,以战略眼光和专业能力,引领企业整体业务发展;助力母校,捐赠支持安泰长三角研究生“三农”论坛,担任安泰职业导师多年,用心点亮学子职业发展之路。

  • 郑贵周

    2017级MBA校友
    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(叮咚买菜)
    副总裁、创始合伙人

    连续四年冠名赞助交大安泰MBA亚沙战队,累计捐赠金额逾 50 万元。接待企业参访十数次,惠及近 500 人。情系母校,提供案例支持、专题分享、就业机会等多角度价值链接。

  • 王 凡

    2003级EMBA校友
    研生之力总经理

    带领公司大力支持EMBA校友会举办的“安泰 E 家人”短视频大赛,赞助总金额达35万元。通过实际行动为校友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,助力校友活动提升规模、扩大声量。

  • 夏 茵

    2009级EMBA校友
    交大安泰EMBA苏州校友会会长
    昆山金融办副主任

    通过活动组织、渠道对接等方式,致力于将交大安泰 EMBA 苏州校友会建设成为苏州校友的“加油站
    和“温馨之家”,打造独属校友的精神家园,为校友与母校提供情感链接及沟通互动桥梁。

  • 林 哲

    2018级EMBA校友
    上海岭郅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总裁

    带领岭郅中国赞助总价值达100万元的现金和权益,冠名支持“思源汇”交大安泰校友创业大赛,以期为安泰校友创业提供各类支持。

  • 黄昕珂

    2019级EMBA校友
    安徽省通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

    持续对接安徽地区资源,凝聚当地安泰校友,在品牌活动、行业研究、战略合作、招生工作等方面为学院及EMBA项目在安徽的拓展作出贡献。

  • 王 祥

    2019级EMBA校友
    联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

    捐赠50万元支持学院AI与营销研究中心基金,促进学术与实践、技术与管理的交融,推动数字时代的管理转型与升级,体现了对科研事业的深厚情怀和对母校发展的不懈支持。

  • 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

    作为 CLGO 项目战略合作企业,四年累计开展 26 个实习项目。通过紧密的校企合作,为全日制 MBA 学生提供企业实践经验,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,为学院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贡献力量。